
今天我想聊聊我是怎么搞壶的部首的。这事儿说起来挺简单的,一开始我就犯了迷糊。 前几天晚上,我在家闲着没事干,就翻出旧字典来瞅瞅汉字。突然看到“壶”这个字,我就琢磨它到底...
今天我想聊聊我是怎么搞壶的部首的。这事儿说起来挺简单的,一开始我就犯了迷糊。
前几天晚上,我在家闲着没事干,就翻出旧字典来瞅瞅汉字。突然看到“壶”这个字,我就琢磨它到底是啥部首。我记得小时候老师教过,部首就是字的部分结构,像人的骨架一样。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,啥也想不起来。我就哗哗翻字典,一页页地找,差点把书页扯烂了。
翻了好一会儿,我终于找到“壶”字了。字典上说部首是“缶”,就是那个象瓦罐的符号。我一看就傻眼了,“缶”是啥玩意儿?我以为它是“瓦”或“勺”的变种,结果完全不是。我拿铅笔在纸上画了画,试着描那个“缶”形,画得歪歪扭扭的,像个破罐子。
我不甘心,就打开手机装了个查汉字App(不是啥名字的软件,就一般的工具)。在里头输入“壶”,App跳出来部首是“缶”,还显示了一堆例子,像“缸”字也是这个部首。我看着屏幕上那个图形,才反应过来——,原来“缶”就是古代装水的器具嘛我以前还以为是“田”或“禾”,真是太傻了。

弄明白后,我心里舒坦多了。原来“壶”就是由“缶”这个部首和右边的“古”组合的,意思就是装水的壶呗。这事儿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事。
那时候我爷爷喜欢用老式瓦壶烧水,一壶水咕嘟咕嘟响。有一回夏天,他教我认字,指着灶台上的瓦壶说:“这叫壶,部首是缶,像罐子状。” 我当时根本没在意,光顾着馋嘴等喝茶了。现在想起来,感觉特后悔,要早听爷爷的,哪用费这么大劲儿?生活真是绕圈圈,学个部首还能勾起回忆,喝完茶又得干活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