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早上我闲着没事,琢磨起汉字结构来了。脑子里突然蹦出个问题:“色”字的偏旁部首到底是以前老是凭感觉猜,结果每次都出错。我这暴脾气上来了,决定亲自折腾一遍。 我先翻出那...
今天早上我闲着没事,琢磨起汉字结构来了。脑子里突然蹦出个问题:“色”字的偏旁部首到底是以前老是凭感觉猜,结果每次都出错。我这暴脾气上来了,决定亲自折腾一遍。
我先翻出那本压箱底的旧字典——纸都发黄了,翻起来咔嚓响。找了半天,发现“色”字在“罒”部下面藏着。我靠,“罒”?这不就是个网子形状吗?心里直犯嘀咕:为啥不是“夕”或者“目”?感觉像被字典忽悠了。
我怕记错了,掏出手机上网搜搜看。这一搜可看到一堆人七嘴八舌的讨论。有人说“夕”是偏旁,有人说是“目”,还有人整出一堆新词儿。弄得我糊里糊涂的,差点想拍手机。我干脆静下心来,好好研究偏旁部首的基本原理:偏旁就是字的组成部件,部首是字典里的分类标签;像“色”字,就是上半部分归到“罒”部。
为了把这事整明白,我动手写写画画:

我总结了个快速掌握的土方法:
这一趟整下来,终于搞定了:看到“色”字,我立马想到“罒”部,查字典秒速搞定。这方法省时省力,以后教儿子认字也不怕他笑话我了。回想读书时,老师讲偏旁,我光顾着打瞌睡,现在活该折腾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