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个礼拜查资料突然注意到"榆枋之见"这个词儿,乍一看跟我熟悉的"坐井观天"简直双胞胎似的。隔壁老张头听我念叨这事儿,顺嘴就夸我"哟文化人儿",我这暴脾气当场就较上劲了—...
前个礼拜查资料突然注意到"榆枋之见"这个词儿,乍一看跟我熟悉的"坐井观天"简直双胞胎似的。隔壁老张头听我念叨这事儿,顺嘴就夸我"哟文化人儿",我这暴脾气当场就较上劲了——非把这两个词儿掰扯明白不可!
大清早被鸟叫吵醒睡不着,摸出手机就开搜。先往百度框里怼进"榆枋之见 坐井观天",嚯!蹦出来的全是些营销号文章,要么说俩词都是形容人没见识,要么干脆列个表格写"近义词",跟没解释有啥区别?气得我直接按灭手机屏。
扒拉两口早饭又犯轴,电脑开机键按得啪啪响。这回学聪明了,先搜《庄子》原文。翻到《逍遥游》里那句"蜩与学鸠笑之曰:我决起而飞,抢榆枋而止",眼珠子黏在"抢榆枋"仨字上半晌没挪窝——敢情是说蝉雀这些小家伙,扑腾几下飞到榆树枋树上就满足得不行了!
转头查"坐井观天"更来劲儿,这个典故熟!当年念初中就学过青蛙蹲井里看天,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大。可愣神间突然咂摸出点味儿:

手机备忘录啪啪记下这条发现,指头敲屏幕敲得直发烫。
正琢磨着网页突然崩了,气得我灌了半杯凉白开。瘫沙发上刷朋友圈散心,刚好看见旅游博主发九寨沟雪山照,底下有条评论说:"哎哟这有我们村后山比这好看!"
脑子里"叮"一声灯泡亮了!这不活脱脱"榆枋之见"吗?人家是真觉得村后山最美,心甘情愿觉得那就是全世界顶好的风景!再想到去年有个前同事,守着小县城月薪三千的岗位死活不挪窝,每次劝他跳槽都摆手:"这儿离家近食堂便宜"——又一个主动窝在树杈上的!
反观"坐井观天"就特像我家傻猫:有回它追毛球掉储物间,门被风带上了也不叫唤,蹲在快递箱堆里两天才发现——这傻孩子根本不知道门能推开!像极了那些眼界被客观环境框住还不自知的人。

傍晚遛弯碰见楼下王姨,拉住我就吐槽闺女:"死心眼子非跟初中同学结婚,我说你大学念的都喂狗?"听得我噗嗤笑出声。您家闺女这不典型的"榆枋之见"么?明明天地广阔偏认准那棵歪脖子树!赶明儿得跟王姨说道说道这两个词儿的差别。
走到菜场更逗,卖菜老刘正跟人吹嘘:"我这芹菜宇宙第一鲜!"扭头看见隔壁摊进的新品种西兰花,眼都直了——您猜怎么着?老刘第二天就摆上进口西兰花了!您看,树杈上待久了的鸟儿也懂换棵树嘛
回家整理笔记本时越想越乐:前两天网购帆布鞋,明明款式页面滑到底还有二十多种,我非盯着首页推荐款纠结半小时。这不就是被"榆枋"罩顶了吗?而去年换手机死磕某品牌,结果发现别家充电速度更快时那个捶胸顿足——整个儿井底青蛙蹦出来才发现天外有天!
夜宵嗦着泡面突然顿悟:主动窝在舒适圈当快乐小鸟的叫"榆枋之见",困在信息茧房当糊涂蛤蟆的叫"坐井观天"。字面上都是眼光窄,骨子里压根两码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