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事儿得从上周三说起 我在小区楼下溜达,正好碰见邻居王姐,她家娃刚上一年级,愁眉苦脸地拽着我问:“哎你说,‘澄澈’这词儿怎么拼?教了八百遍还是读不准!” 我嘴上说着“这...
我在小区楼下溜达,正好碰见邻居王姐,她家娃刚上一年级,愁眉苦脸地拽着我问:“哎你说,‘澄澈’这词儿怎么拼?教了八百遍还是读不准!” 我嘴上说着“这不挺简单嘛”,心里也咯噔一下——真让我现场教,一时半会儿也捋不清。
回家我就开始较真了。翻出小字典,对着“澄澈”俩字较劲。“澄”是ch-é-ng,“澈”是ch-è,对?自己默念了五六遍,总感觉哪儿不对劲,念快了像“成彻”,念慢了又变成“澄测”,舌头跟打架似的。干脆打开手机录音,好家伙,回放一听,我自己念的都是三种读法轮流来!这才发现,日常随口读得顺溜,真要拆解教别人,居然卡壳了。
我这人轴,越卡壳越来劲。冲进书房,抓了包彩色卡纸和马克笔就开始造。琢磨来琢磨去,感觉光拆拼音还不够,得让孩子听得懂规则。
昨个儿把这套宝贝带去王姐家显摆。她家小胖墩正啃苹果,我信心满满递上卡片:“来,跟叔念,‘ch-é-ng’——”

小孩眨巴眼瞅卡片,又瞅我:“ch…ch…成?”
好家伙,第一步就卡死在“chéng”!我赶紧指着黄色“é”卡:“看这个,嘴巴张大点!ché——像喊人拖长声!”又捏自己嗓子夸张演示,差点呛着。
折腾五分钟后,小孩突然一拍大腿:“!!ché——像唱歌那个‘哆来咪发嗦’往上挑!!”跟着真用唱歌调子把“澄”字二声扬上去了。我和王姐大眼瞪小眼,敢情孩子自己找到调了!后面“澈”字倒是顺得很,四声砸得干脆,加上我画的那池子丑水,他居然立马记住这是“清水的意思”!
回家瘫沙发上才琢磨过味儿:你以为的“简单”拼音,小孩耳朵里全是新语言。拆得稀碎还不行,得用他能懂的声音和画面去粘起来。什么舌位图理论,不如一句“像唱歌往上挑”好使。自己写这篇记录前还得意,觉得搞出个“三步教学法”,结果孩子教会我——最管用的是闭嘴听孩子卡在哪,让他自己找到调子。

得,笔记就这么糊里糊涂记下来。要是有人问效果?反正王姐微信催我再画几套卡,“澈”字卡背面的鱼吐泡泡,成了她家小胖墩今日份的笑点。至于我?准备去给阳台那盆蔫了唧的绿萝浇点水,争取让它看着“澄澈”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