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天下午四点一刻,我家那个刚上一年级的崽子举着语文作业本冲过来问我:“老妈,‘肚脐眼’的‘脐’字拼音咋拼?”我当场就卡壳了。平时张口就来的拼音,这会儿脑子跟灌了浆糊似的...
昨天下午四点一刻,我家那个刚上一年级的崽子举着语文作业本冲过来问我:“老妈,‘肚脐眼’的‘脐’字拼音咋拼?”我当场就卡壳了。平时张口就来的拼音,这会儿脑子跟灌了浆糊似的,干瞪着眼想了半天,硬是发不出那个音。
心虚得不行,赶紧装模作样掏出手机戳开浏览器。手指头在搜索框里悬了半天,愣是不知道“脐”字该怎么敲进去——不认识拼音,连字都打不出来!急得我后背冒汗,只能灰溜溜地跑去书架上翻那本积了灰的新华字典。哗哗按着部首目录找“月”字旁,翻到二百多页才瞄见那个“脐”字孤零零地缩在角落,旁边标着“qí”。心里暗骂自己一句:这不就是小学学的“齐”字读音加个二声吗?
折腾完这一通,我算是彻底记住了。这玩意儿真没啥技巧:
今天早上崽子刷牙时我又突然抽查他:“脐”怎么读?” 这小子倒是干脆利落,边吐泡沫边喊:“qí——!”嗓门大得震耳朵。我坐马桶上一边捂耳朵一边暗爽,昨晚那通人仰马翻的查字典总算没白费劲。这破事儿给我提了个醒:有些东西你以为早忘了,翻出来拍拍灰还能用。下回再遇上这种“好像知道又说不准”的字,老子再也不瞎编了,老实翻字典保平安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