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天晚上刷手机,突然看见这个标题《不识庐山真面目打一成语》,心里咯噔一下。心想这题挺熟,可答案卡在嗓子眼就是说不出来,憋得我浑身难受。 瞎琢磨差点钻牛角尖 我坐沙发上一...
前天晚上刷手机,突然看见这个标题《不识庐山真面目打一成语》,心里咯噔一下。心想这题挺熟,可答案卡在嗓子眼就是说不出来,憋得我浑身难受。
我坐沙发上一拍大腿,自言自语:庐山...看不清庐山...是不是跟“雾里看花”差不多?不对不对,方向不对。又琢磨“海市蜃楼”?那玩意儿是幻象,庐山可是真山呐!越想脑袋越像一团浆糊,干脆翻出笔记本写了七八个带“山”字的成语,什么“开门见山”、“万水千山”,结果越写越跑偏,自己都气笑了。
心里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。我咣当推开书房门,把压箱底的《成语词典》从书架最底下薅出来,灰尘呛得直咳嗽。手指头沾着唾沫哗哗翻,专门找带“庐山”俩字的词条,翻得手指头都黑了。翻到“L”开头那几页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——“嚯!这不就是嘛”
就是它!庐山真面目!

词典里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”——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。我一拍脑门,骂自己笨:“答案就在谜面里蹦跶!折腾半天原来绕回原点了!”整个人跟打通任督二脉似的,后背都松快了。
第二天吃早饭,我故意问上初中的儿子:“考你个题,‘不识庐山真面目’猜个成语。”儿子嘴里塞着包子含糊说:“望文生义?”我嘿嘿一乐,把词典拍桌上:“错!你仔细看看这句话一个词是”他抻着脖子瞅了眼题目,噗嗤笑出声:“爸!你这纯属送分题!”
回头想想这事儿挺有意思:
这不就跟过日子一样吗?眼前破事儿一团糟的时候,说不定退一步看看“庐山真面目”,答案自个儿就蹦出来了。折腾这一晚上,值!
